东太湖论坛

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申请删帖
楼主: 曾经

2025年,云、贵、川旅行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5 17:17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半乘坐大巴车去云南昭通。没想到,今天大客车满座。皆是年轻人。一打听,皆是往云南昭通地区,因为西昌前天 举办招考公务员考试,云南年轻人也可参加,怪不得今天的大客车人满为患。大客车沿宁南县,达白鹤滩电站库区,过巧县城区,盘旋翻过数座大山后,一直在深山峡谷里行驶,一直到晚上8点半才到昭通汽车站,在寻找宾馆的路上,发现一只巨型的苹果雕像,才知道昭通苹果也是一种名扬中华的水果。


 楼主| 发表于: 2025-6-15 17:17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IMG20250419155408.jpg IMG20250419172948.jpg IMG20250419173005.jpg IMG2025041917410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6-15 17:18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IMG20250419174134.jpg IMG20250419182439.jpg IMG20250419182453.jpg IMG20250419182547.jpg IMG20250419202727.jpg
发表于: 2025-6-16 12:34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色能源,潜力巨大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15:06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贵、云、川旅行记
四月二十号 昭通、黄连河《32》


昨晚乘坐大巴车抵达云南昭通,这是一个地级市,地处交通要道。北接贵州,南连四川,西边就是名闻天下的巧家县白鹤滩水电站。昭通不但地处交通要冲,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脉深厚的所在。查阅了网络,得知昭通下属《大关镇黄连河瀑布群》是一个著名景区,就乘坐昭通当地班车前往。大关镇至《黄连河瀑布》还有数十公里,有公交往返景区,怕时间不够,叫了辆出租。进入景区,游客甚众,但皆为当地游客。步入在森林中迂回曲折的栈道,有“林深不知处”的感觉。游道傍时有仿真的恐龙,摇头晃尾出现在树林中的台基之上,给人“宇宙洪荒”的体验。步行数里,听到隆隆水声,走出树林,走上栈桥,就看到二条瀑布,从崖顶飞流直下,堕入潭中,水汽弥漫,细珠飞溅,甚是壮观。我算是有黄连河瀑布有缘,昨天一场大雨,使瀑布水量猛张,瀑布与岩石摩擦撞击而发出的轰鸣之声,在峡谷里震耳欲聋。在水汽弥漫的瀑布边登上台阶,峰回路转处,常有大小不一的瀑布出现,水帘瀑似银幕垂挂于悬崖之上。水帘后更有游道,游人可正面观看水帘瀑布,亦可步入瀑布后方,观看水流如注,急速地向下堕落。过水帘瀑布向上攀登,有瀑布似堤岸溃坝,水流如柱,急剧奔涌。山涧里的瀑布,随形作势,时缓时急,是大是小。黄连河瀑布群,使我想起了贵州省赤水地区的瀑布群,虽大关镇黄连河瀑布群比不上赤水地区的规模宏大,但瀑布群如此集中,形态各异,也算是得天独厚。攀登至山巅,走了一段玻璃栈道后,发现游道嘎然而止于悬崖绝壁之上。此处是登高望远的绝佳之地,放眼远眺,群山苍翠,山路飘逸,村落俨然。绝壁傍,竟然有一条石砌渠道,仿佛是河南林州的红旗渠一样险峻。渠内水流湍急,水质清洌。后来看了介绍说明,才知道他和红旗渠一样,有着战天斗地,自力更生、排除万难的精彩故事。玻璃栈道傍有上山道去白象洞。这是一个溶洞,虽不大,但结构还挺复杂。有幽深曲折仅容一个通过的石缝,亦有空荡幽深的溶洞,石笋高耸,钟乳石千姿百态。 出溶洞,有饭铺,吃了一碗面,解决了中饭。饭后沿游道信步而下,谁知误入另一个山头,山高林密,空寂无人,唯有彩亭数座,只见石质台阶,逶延于山林之中,不知所终。登山二三公里后,不再贸然深入,便决定原路返回。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17:17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7020.jpg DSC07022.jpg DSC07023_副本.jpg DSC07024.jpg DSC0702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17:18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IMG20250420101911.jpg IMG2025042010195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17:18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7026.jpg DSC07028.jpg DSC07029.jpg DSC07033.jpg DSC07035.jpg DSC0703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17:19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7040.jpg DSC07041.jpg DSC07042.jpg DSC07047.jpg DSC07049.jpg DSC0705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17:20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7052.jpg DSC07055.jpg DSC07057.jpg DSC07060.jpg DSC07070.jpg DSC0707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17:20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IMG20250420113514.jpg IMG2025042011375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17:21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7076.jpg DSC07077.jpg DSC07078.jpg DSC07082.jpg DSC07085.jpg DSC0708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17:22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7089.jpg DSC0709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17:23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出景区,乘坐公交回大关镇,这是一个修建在峡谷之中的城镇,抬头四望,皆是崇山峻岭。搭上回昭通的班车,回到宾馆才4点刚到。因今天游玩黄连河景区,攀爬山路,出汗使衣衫尽湿,回房后,便淋浴洗衣。清洗完毕,便去了昭通古城。骑行五公里至古镇,大失所望。古镇里电线零乱,房舍丑陋,尽是杂货铺,棋牌室。只有古镇一隅 ,似在建造古建筑。转了一圈,便匆匆回去。在这个快速发展,科技进步的时代,中国城市的“同质化”已非常普遍,千城一脸,皆是高楼林立,民族、地方特色渐渐消隠。五公里在昭通城区内骑行,现代中国城市的整洁、有序、现代在昭通还是显而易见的。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17:24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IMG20250420175309.jpg IMG20250420181506.jpg IMG20250420185229.jpg IMG20250420185438.jpg IMG2025042019011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17:25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IMG20250420191639.jpg IMG2025042019215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6-18 16:36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贵、云、川旅行记
四月二十一号 昭通、--豆沙古镇--盐津《32》


今日乘车携带自行去盐津县的豆沙古镇。抵达豆沙古镇,卸下自行车组装时,发现前轮螺栓上螺帽掉了,而长途班车已开走,此刻有点头皮发麻,茫无头绪。下车地点在一个小酒店门前,店主老催我组装好后,早点离开。问询饭店老板,知道不远处有家电动车修理店,还算幸运,在维修店找到了与螺栓相配的螺帽,加一个华司片,总算把自行车的前轮安装固定好。打开导航,一看抵达豆沙古镇还有三公里,尽是盘屈的山路。一路的上坡,加了艳阳高照,骑行二公里后,人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看到路傍有台阶直上,就把自行车停在路傍锁好,背了个包,径直向山上而去。步行一公里后,抵达豆沙古镇时,已时近一点。老街笔直,沿街皆是木结构的楼房,石板路宽敞,店铺林立,出售的土特产,手工艺,皆是具有川、滇当地特色。

 楼主| 发表于: 2025-6-18 17:18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IMG20250421110951.jpg IMG2025042111373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6-18 17:19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7094.jpg DSC0709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6-18 17:21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过悠长的石板路,便是《豆沙关景区》。相传景区内三千年前,就有古道存在,为居住在盐津的僰人所开凿,尔后部落首领带领僰人开辟古僰道北上,建立古蜀王国。公元前3世纪,秦蜀守李冰以聚薪烧岩之法凿山筑路。后秦,开“五尺道”通云南曲靖,古僰道以官修之路而载入史册,成为中原进入西南边疆的必经之路,盐津也为“南方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五尺道”上石块相累,包浆晶亮,山路上浅坑深窝递交出现,那是几千年岁月来无数的马蹄踩踏而形成,这些历史的印记,让人充分体悟的人类文明前行的艰难。五尺道上设有“石门关”。石门关建在悬崖之上,“五尺道”穿门而过,让 石门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五尺道上古迹众多,有唐朝时的碑刻,绝壁上有摩崖石刻。与“五尺道”隔空对峙的一座似巨大屏风的悬崖绝壁,垂直的崖壁上有僰人留下的悬棺。“石门关”外有一观景台,更可以看到《五道并存》的奇观。峡谷底部的滔滔关河、沉沉一线穿南北的铁路、车辆飞驰的国道,悬空高架的高速公路、游人络绎不绝的五尺道,并存于山崖之间,如此场景让人叹为观止。故观景台上有二句名言“秦时五尺道,一眼三千年”,确实是对眼前景物的言简意赅的总结。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删帖申请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小黑屋|手机版|吴江新闻网 ( 苏ICP备2022046825号 苏新网备2008040号 )

GMT+8, 2025-9-22 06:49 , Processed in 0.026352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东太湖论坛中发表的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东太湖论坛支持或反对此观点。
如果在论坛中有网民发表的不实内容,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本论坛并不承担相关的责任。
如果您认为情节严重,您可以向警方报案。我们按法定程序积极配合,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投诉电话: 在线投诉
电子邮箱:
点击 >> 删帖申请
苏公网安备 32050902100654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