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湖论坛

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申请删帖
楼主: 曾经

24年,辽、鲁、苏骑行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2 09:37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3880.jpg DSC03882.jpg DSC03883.jpg DSC03884.jpg DSC03886.jpg DSC0388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1-2 09:38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389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1-2 09:39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因姐姐因三点要乘坐高铁回上海,云台山有几个景点就忽略而过,直接打的去了车站。与他们分手后,我去宾馆取了自行车骑行,骑行40公里,到达灌云县。路过灌云县景区“大伊山”,已是夕阳西下。就在灌云县落脚停歇。


 楼主| 发表于: 2025-1-2 09:39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3892.jpg DSC03894.jpg DSC03896.jpg
发表于: 2025-1-2 09:47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旦快乐!跟着曾经看风景,拍的很棒呀!
发表于: 2025-1-2 13:18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风景一路情
发表于: 2025-1-3 14:18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曾老师的游记看不够
发表于: 2025-1-6 13:06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08:56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11日《30》




江苏灌云县准安市。


  今日骑行在苏北平原上,道路平坦,非常轻松。自古以来,苏北平原上有二大水系:一是淮河水系,二是沂沐泗水系,水是生命的摇篮,逐水而居是人类的天性,故苏北在遥远的古代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隋唐时期开通的大运河,更是促进了苏北平原的繁荣。自黄河改道,夺淮入海,苏北平原便命运多舛,这里变成了泛滥平原,水灾频发,百姓流离失所,至近代,随着京杭大运河漕运的衰落,苏北平原更是雪上加霜,民生凋敝,一个水草丰盛之地,竟成了一个哀鸿遍野,流民滋生、贫困潦倒的所在。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几十年,政府大力发动百姓开挖水渠,疏通河道,兴修水利,修坝建闸,苏北平原才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粮仓。今日沿着G25国道骑行,一路上河道纵横,河闸巍然,田野中麦苗静静似无垠草原,村落中新楼幢幢,一派生机,确信,贫穷困苦与苏北平原渐行渐远。 中午时分,骑行路过处于苏北平原东部的涟水县。涟水县在江苏范围内,算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但当我骑车南北穿越涟水县城的时候,发现马路上,人、车川流不息,马路傍,高楼林立,高低起伏,市容市貌整洁有序,没有低档城市的气息。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16:04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3897.jpg DSC03898.jpg DSC0389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16:05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二点,骑行至淮安北郊至淮阴区,见黄河古道湿地公园。想骑车入内游览一番,无奈门卫拦截,自行车不准入内,只好把自行车停放好,徒步入内,走马观花一番。湿地公园内树木粗壮,花草繁盛,景区面积很大,浅浅在游览一番后,骑车走向“韩信故里”。途中见到京杭大运河。大运河显得生机勃勃。运河畔坐落着一座颇具规模的造船工厂,运河畔塔吊林立,河道中,货船往来,航道之繁忙,不输于“苏、锡、常地区”的河道运输。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16:05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3903.jpg DSC03907.jpg DSC03909.jpg DSC0390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16:07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4点前,到达“韩信故里”。韩信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位熠熠生辉的人物。生于江苏淮阴,建功于汉朝,辅助刘邦平定天下,建立汉朝,因“功高震主”落得“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年轻的时候,读过司马迁写的史记里的《淮阴候列传》,感觉司马迁用他的如椽之笔,淋漓至尽地表达了韩信这个历史伟人波澜壮阔的一生,韩信年轻时的坎坷艰难,忍耐好学,以及时来运转时的把握。掌权时的审时度势,指挥战斗时的雄才大略,无不刻画的栩栩如生。读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淮阴侯列传》,感觉不是在读历史,而是在读一本精彩的小说。在《淮阴侯列传》一文中,诞生了30多个成语,是跟韩信有关的,如“跨下之辱”“一饭千金”“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十面埋伏”“背水一战”等等。因为仰慕,所以敬畏,才愿不远千里来瞻仰心目中的人杰英雄。进入景区已下午4点,景区前的广场很是宽敞,汉阙巍然相对,广场上耸立着英姿勃发的韩信雕像。进入景区大门,雕饰壁照,跃然眼前,韩庙与大门相对,亭台与山石相映,楼台围绕碧水,绿树掩映长堤。知道眼前一切皆为新物,但历书记载的遗址却是不假。景区内有韩信跨下受辱处的小石桥,有韩信钓鱼读书处,有夜读兵书的故居,有漂母赠饭的地点。在景区内转了一圈,心想,真伪不论,但韩信这个历史人物是真实存在的,他的出生地是真实的,他指挥千军万马,帮刘邦统一中国是真实的。旅行天下,知晓历史上的一些人与事,会使旅途变得更精彩。日落西山时,离开景区。骑行不远,便是“枚乘书院”。枚乘都,汉赋大家。淮阴人。看来淮阴在汉朝是人杰地灵之处。因已暮霭沉沉,估计书院已关闭,便骑行10多公里,找到住宿地休息。今天骑行了111公里。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16:15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3911.jpg DSC03912.jpg DSC03914.jpg DSC0391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16:16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3917.jpg DSC03918.jpg DSC03921.jpg DSC0392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16:17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3925.jpg DSC03926.jpg DSC03928.jpg DSC0392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16:17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3933.jpg DSC03934.jpg DSC0393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1-9 13:50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12日《31》




江苏准安市。


早晨起来,骑行10多公里,穿越淮安城区,到达淮安老城驸马巷。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就诞生在驸马巷一民居内,在这座老宅里生活十二年,就离家求学,继尔走上了革命道路。故居内完整的保存着周恩来当年读书的书房,睡觉的卧室,周恩来故居谈不上深院大宅,但入内显得庭院深深,曲径通幽。院落虽小,但二棵百年榆树却显得高大粗壮。诸多房间里布阵着周恩来年少的生活场景,家人的照片,一些书信。让人深刻地感悟到年少时的周恩来就显得不同凡响。周恩来故居出口处是邓颖超纪念馆 ,众多的照片,资料说明与这结革命伉丽一生一世坚贞不移的爱情。周恩来故居游客如云,以中老年居多。他的高风亮节赢得了我们这一代的人的无比敬仰。


 楼主| 发表于: 2025-1-9 14:04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3939.jpg DSC03942.jpg DSC03944.jpg DSC03946.jpg DSC03948.jpg DSC0395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1-9 14:05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3954.jpg DSC03955.jpg DSC03956.jpg DSC03960.jpg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删帖申请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小黑屋|手机版|吴江新闻网 ( 苏ICP备2022046825号 苏新网备2008040号 )

GMT+8, 2025-5-5 20:45 , Processed in 0.038752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东太湖论坛中发表的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东太湖论坛支持或反对此观点。
如果在论坛中有网民发表的不实内容,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本论坛并不承担相关的责任。
如果您认为情节严重,您可以向警方报案。我们按法定程序积极配合,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投诉电话: 在线投诉
电子邮箱:
点击 >> 删帖申请
苏公网安备 32050902100654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