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爱山广场看演出》
重阳节前几日,刚和工友们去仁皇山登高望远,昨日正逢重阳,爱山广场的湖颖桥畔早已热闹非凡,舞台下的靠背椅子坐着许多银发老人。
这边搭着戏台表演文艺节目,那边几家医院搭棚支起摊位,量血压、测心脏杂音的牌子在阳光甚是醒目,我和老伴也凑了这份热闹。
测心脏杂音的摊位前排着不长的队,轮到我时,护士一手拿着个小巧的测试仪,在我胸口慢慢移动,另一手捏着个比巴掌大的显示器,屏上弯弯曲曲的曲线跳得欢。她说"五分钟后取结果。
转身瞧见另一处摆着电子血压仪,那个二三百元的“欧姆龙”,小年轻医生给人家量右臂,我在椅子坐下试试,叫他給我量左臂,左臂离心脏近才准确,这是医学教科书上讲的,"高压153,低压80。"白大褂医生报出数字,我忙笑着摆手:"你这机子不准,跟我家那台欧姆龙一个毛病。"见他眼里闪过诧异,我又补了句,"要准得买四千块以上的,要么就用老款水银柱的,那才靠谱。"他大概没遇过这般"内行"的“老柴头”,愣了愣,倒也没反驳,只是低头在本子上划了两笔。
往前挪了几步,果然见了个用水银柱血压计的摊位。护士捏着气囊,汞柱缓缓往上爬,听筒贴在我左胳膊上听了半晌,报出"高压120,低压90"。我心里犯开了嘀咕——"那爷"我有心血管毛病,还放了心脏支架,自已天天用“玉兔牌”水银柱量血压,脉压差向来大,平日里低压只有60左右,许是广场太吵,戏台的喇叭声盖过了脉→搏的动静?罢了罢了,就让她糊弄一下,量完领了份小礼物,小马夹袋里装着精致的指甲剪,还有小支牙膏牙刷,倒也实用。
回头取心脏报告,她们给我动手术变了性,成了个老“女人”,纸上弯弯曲曲的线条,还有俩字"正常"。我这老心脏病人,每天早搏没断过,哪能正常?跟护士开口理论了二句,护士忙不迭解释:"大爷,我们这仪器只能测杂音,测不了早搏心脏病呢。"得,权当做个游戏,计较不得认不了真。
转去另一侧,移动和电信的摊位正吆喝着免费换手机膜。排队时听旁边大妈嘀咕,说她们要先给充500再取回500,还得要验证码。轮到我时,手机偏生收不到验证码,折腾了足有二十分钟,又是要我拿身份证,又是对着我拍照,一时火起忍不住问:"你们这不是骗信息吧?是不是电信诈骗人员!"工作人员急得直摆手:"真是移动的!我们有工牌!"老伴在旁拉我袖子:"早说别贪这小便宜,你偏要贪,鸡里鸡糟的耽误功夫。" 贴膜时那个“倒灶”机器要更新,又等了好长时间,等膜总算贴好,广场上的表演也散了场,弄的“那爷”表演也看不成。气刹人,虽说闹的不快活,倒也不算白来——至少摸清了电子血压仪的"猫腻",还得了些小物件。重阳节的热闹里,这点小折腾,也恰好消磨了我半天闲辰光。反正我也没别处可去玩,湖颖桥畔这阵烟火气,倒也添了不少寻常乐趣。
中午了,去衣裳街丁莲芳千张包子店,咬个“痛节头”,吃了碗虾仁鳝丝面,32元一大碗,吃不下添了一小半给老伴,老伴吃千张包粉丝汤,出了店门骑着小电驴唱着山歌,悠栽悠栽回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