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五十,自以为能看透人心,却总在亲情友情的迷途里跌撞。那些曾倾心相待的人,终以背叛和欺骗回敬我热忱的真心。世情薄如纸,人心深似海,我竟一次次作了那舟覆于沟壑的愚夫。
去岁寒冬,我在巷角捡到一只初生的流浪狗。它瑟缩于北风中,浑身颤抖,性命如悬一线。我将它裹入怀中带回家中。它不过一掌之大,双眼尚未完全睁开,却已经历了被遗弃的苦楚。
我以羊奶饲之,以旧衣为窝,它便一日日茁壮起来。小狗不懂得人世间的虚伪,它只认得我的脚步声,每当我推门而入,它必摇尾相迎,欢欣之情溢于全身。看我开心的时候,它会刁着它最爱的玩具小象找我陪它拔河玩耍,看我心情不好,独坐窗前抽着闷烟,小狗似有所感,轻轻走来,将头枕于我膝上,双眼澄澈地望着我。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我所以为的“收养”,实则是它对我的救赎。它不会嫌弃我没有才华、没有地位、没有财富,它只是认定了我这个人,便倾其所有地回报以忠诚。
人间真情多掺杂利害计较,往往经不起半点风霜。所谓亲情友情不过是自己是否强大的一面镜子而已。而这一条最最普通的小土狗,却以它全部的生命热忱,教会我何为不离不弃。我常常想,究竟是我收养了它,还是它收留了我这个对人性失去信心的人?
黑塞说过:“幸福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状态。”这条小狗,正以它最朴素的方式,教我重新习得这种能力。世间看人不准又何妨,至少还有这样一个生命,让我相信尚有真诚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