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要面子活受罪
吴语中的“死要面子活受罪”与“坍冲”,恰如沪语里的“掼浪头”、“扎台型”,都是爱面子这根藤上结出的两种瓜——看似不同,实则同根。
相传古时有个穷秀才,家徒四壁,却偏偏嘴硬好强,处处打肿脸充胖子,闹出不少笑话。一年冬日,有人家办喜宴邀他赴席。他满口答应,却找不出一件体面的衣裳。不去,可惜了一顿美餐;去,又怕被人笑话衣衫寒酸。思来想去,他灵机一动,翻出一件夏天的单褂——那是他最干净、最体面的衣服。
为配合这身打扮,他还特意拿了把扇子,一路走一路摇,冻得手脚冰凉也强撑风度。天寒地冻,人人裹棉,唯他摇扇而行,引来阵阵窃笑,他却浑然不觉。见了主人宾客,更是强装从容,吹嘘道:“我生来怕热,寒冬腊月也贪凉!”
宴罢夜深,秀才微醺难行。主人好心留宿,欲为他备棉被御寒。谁知他仍执意推拒,声称自己“穿得暖和,不必麻烦”。主人无奈,只好搬出闲置竹席铺于后院,递上一张薄单,说道:“既然你怕热,就睡这儿凉快凉快吧。”
半夜酒醒,寒气刺骨。秀才冻得受不了,只好裹紧床单绕池奔跑取暖。不料一脚踩到被角,扑通一声跌入水中。
主人家闻声赶来,将他拉出水池。只见秀才面色铁青、浑身发抖,却仍嘴硬道:“天太热,我不过是下水凉快凉快!”回家后,他因受寒一病不起,最终为这“面子”丢了性命。
吴语中“坍冲,坍到脚后跟”,与“死要面子活受罪”实出一辙,不过是爱面子的程度不同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