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交材料,手机上领电子证 服务船民“一件事”改革跑出加速度
2025-08-25 16:27
苏报记者吴涛报道讯:以前换一本船员证书,要跑苏州市区,没有一天办不下来。现在家门口就能交材料,手机上领电子证,真省心!
8月25日上午,在吴江区政务服务中心服务船民“一件事”专窗,刚办完船员适任证书换发的船民房韦为苏州交通的“加速度”竖起大拇指。
今年4月以来,苏州市交通运输局聚焦船民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以“一件事一次办”为切入口,对船舶登记、船舶检验、船员证书等海事高频事项进行全链条重构。8月6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在苏州召开高效办成服务船民“一件事”新闻通气会,《高效办成服务船民“一件事”实施方案》在苏州正式发布。作为试点地区,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在部海事局和省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了水上相关业务“就近办”举措,让“数据多跑路、船民少跑腿”从愿景变成现实。
在吴江区政务服务中心服务船民“一件事”专窗,不少船民正在办理换证业务。吴江区交通运输局行政审批科科长王莉告诉记者,专窗可以办理内河船员适任证书的签发、换发以及补办,还有游艇操作人员的适任证书的签发,以及内河特别证书的签发,覆盖了大部分船民可办理的业务。此外,如果船员要办理多项业务,填一张表格即可完成相关业务的办理。“之前船民要驱车一个多小时到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现在吴江政务服务中心就可以办理相关的业务,群众节省了时间。其次在吴江受理好之后,如果材料没有问题,市局可以审批,在一个工作日内就可以申领电子证照,让群众少跑腿,数字数据多跑路。”王莉说。
记者从苏州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交通部门探索船舶船员业务便民思路,推出了船舶事项统一受理、船员材料免于提交等12项举措,通过船舶全营运周期和船员全职业周期“一站办理”、集成信息一表申请、对超过60%的申请材料实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多方面举措,大幅优化审批流程,减免申请材料,压缩审批时限。为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减材料、减环节、减流程”,减少船员、企业办事跑动次数与办事成本,依托部、省两级相关支持,实行船舶登记、船舶检验、船员证书等海事高频事项试点“区县受理、市局审批、区县发证”的模式,实现了海事高频事项的“就近好办”“异地可办”和大市范围的“市域通办”,该做法将于年底前推广至全省。同时,针对船民的办事特点,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在区县窗口受理的基础上,又在干线航道具备条件的基层执法站点和服务区,交通部门还增设了“苏交速办”便民点,实现船民停船即可办理业务。
“服务船民一件事”改革的核心,在于让“就近办、异地办、全城通办”成为常态,把分散的各种表单整合成“一张表”,让重复材料“一次提交、全程通用”;用信息化手段把纸质证照变成电子凭证,实现办事“无纸化”。苏州交通部门将持续深化数据共享,让“无感审批”覆盖更多海事场景,为长三角交通运输一体化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苏州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