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介绍同里菜的文字,很亲切。根据我的体会作了修改介绍如下:每逢春节、“五一”、“十一”和阴历冬至,清明,七月半这几个节前夕,每家每户都会烧上这么一桌。当年的吴江县有:松陵,同里,平望,盛泽,黎里,震泽,芦墟七大镇,每个镇的方言习俗也有不同。同里人习惯用蹄子八样头接待贵客以示尊敬。蹄子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可以新鲜的,暴腌的,咸蹄,还有酱蹄。一般和油豆腐塞肉,笋干,鸡蛋,百叶包等一锅煮,应季的茨菰也会一并加入。奶奶在灶膛里煨制的酱蛋堪称一绝,蛋黄和蛋白一色酱香十足。相比油豆腐塞肉,还有一道水面筋塞肉也是家喻户晓的,每家的主妇都会包。小麦碾成粉,麸皮粉加水加盐揉成团,冬天要用热水。一小时后在水中漂洗出面筋,事先已经准备好猪肉馅,在煤炉上放上笃的鸡肉汤,一边煮汤一边掐一点面筋在手指上摊开放入鲜肉馅包裹了放进煮沸的鸡汤。面筋在汤里翻滚几下氽上来了就是熟了可以捞出来了盛在碗里。面筋可以笃鸡汤,可以咸肉黄鳝汤,也可以油煎后淡红烧。汰面筋出来的沉淀下来,滗掉水就是湿面粉,通常用来摊面饼,细腻滑润;与普通面粉摊出来的面饼相比别具一格别有风味。我们家有时不摊面饼放点糖熬成面浆,味道也很可口。我也喜欢雪菜炒鸡,足以代表同里的咸鲜,百吃不厌。每年冬天妈妈都会腌制雪菜,存于瓮头,吸收天地之精华。家养谷饲120天左右的草鸡切块,雪菜切末一起翻炒烧制。鸡肉鲜嫩多汁,瘦而不柴。雪菜咸香酸爽,脆嫩可口,两者搭配,相辅相成,鲜香开胃,汤汁浓郁醇厚,下饭神器。无鱼不成席,鱼以红烧为主。讲究点的用鳜鱼,经济不宽裕时也用鲫鱼鳊鱼,最简单的买一份爆鱼代替。豆腐干,百叶,豆芽类的豆制品和一道时令绿叶蔬菜是剩下的两道菜,也算是清清白白,荤素搭配。传统同里菜是江南水乡风味的代表之一,多取本地河鲜、时蔬,以红烧,清蒸、小炒为主,风味清鲜淡雅,带点水乡特有的微甜,略带一丝咸鲜,是水乡人对食材质朴的诠释。


个人观点,部分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