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湖论坛

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申请删帖
楼主: 金家的坝

两头婚,孩子随母姓、上户口,写「外孙子」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8 10:02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nbchina 发表于 2025-7-27 10:21
当你门父母独女侃侃而谈孙子姓氏、称呼的时候……

我告诉你,我的城市父母,从来未在我面前谈过任何关于 ...

羡慕你有一个聪明的老爸,但作为新吴江人,请尊重吴江农村的一些风俗,不要动不动你们、我们搞对立,你毕竟来吴江时间还不长,对有些事情不了解,等你了解了也就理解了,所谓入乡随俗
 楼主| 发表于: 2025-7-28 10:02 来自- 中国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pw2013 发表于 2025-7-28 09:50
“两头除了对女方有利,其他全是害处!”这句话我不认可,据我了解两头一开始确实是由独生女家庭首先提出 ...

你是两头婚吗?对两头婚这么熟悉?


对于你说的两点。

1,彩礼问题。你说男方要两头婚,是因为不想出彩礼。实际上,你应该知道,本地,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嫁妆远超彩礼。我想,如果是驱利的,那么就不会有不愿意出彩礼的事情了。因为你拿出去10万彩礼,可以拿回来20万的嫁妆。
相反,全国范围内,少部分地区,是彩礼少于嫁妆的,比如部分江西农村、河南农村,人家那边,反而没有男方主动提出要两头婚。

2,关于带孩子。确实,本地,我的成长历程中,包括中小学同学,村上的人,是极少数由外婆带孩子的。但是,读了大学,同学里面,却有不少北方的同学,是由外婆带大的。这个问题,我还单独发过帖子。其实,本地来讲,更加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外婆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是绝对不愿意带外孙的。其实,这方面来讲,本地更加重男轻女。
同样,吴江南部地区,也就是西横头文化,女人出嫁之后,是和自己的姑姑叔叔舅舅阿姨,就不是亲戚了。相比吴江北部,苏州市区,显然更加重男轻女。而吴江西横头,女方更加要两头婚。
发表于: 2025-7-28 10:20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家的坝 发表于 2025-7-28 10:02
你是两头婚吗?对两头婚这么熟悉?

你厉害,你确实对吴江不同地区有研究,但“嫁妆远超彩礼”这句话我不认可。据我了解,如果男方出10万彩礼,女方收到10万后自己掏5到8万,合计15到18万做嫁妆,强势女方可能也出10万,你说哪里有嫁妆远超彩礼的说法,肯定是男方出钱多,还有办酒席,如果是找儿媳妇,男方不能说把酒席钱包了,至少要给女方几桌的酒席钱。如果是两头,酒席钱就各归各算
发表于: 2025-7-28 10:59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pw2013 发表于 2025-7-28 09:50
“两头除了对女方有利,其他全是害处!”这句话我不认可,据我了解两头一开始确实是由独生女家庭首先提出 ...

你所说的男方主动提出,你亲自采访过男方么?   没有把。


其次,你所说的男方主动提出,都是听说吧。   

我给你设想一个场景。 所谓的男方提出:

女方父母:用高昂彩礼远超于男方家庭条件的彩礼去提出要求,才会答应嫁。   若没有这种高额彩礼,可以选择两头。

男方父母: 知道自己家没有那么多物质条件可以满足女方提出的嫁。  所以  这时候所谓的主动提出,  两头吧。


自己用脚趾头想想,是不是这个场景。   这能算男方主动首先提出要两头么?


再给你举个例子。     我是大辽皇帝,你是大宋皇帝。

我出兵来到你大宋城下。  要我撤兵没问题,割地一半,我立即撤兵。    另外一个条件就是,不要你一半土地,你自称儿皇帝,我也撤兵。

最终,我告诉所有人,  你大宋主动首先愿意做儿皇帝。   是你大宋主动首先提出愿意做儿皇帝的。
发表于: 2025-7-28 11:02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pw2013 发表于 2025-7-28 10:02
羡慕你有一个聪明的老爸,但作为新吴江人,请尊重吴江农村的一些风俗,不要动不动你们、我们搞对立,你毕 ...

入乡随俗非常好。


不知道别人是不是结婚了就去农村居住。  我没有这个想法去农村住,实际上也没去农村住。

我在城区买房子,在城区定居。   我遵守的是城市的风俗。没问题吧。  你吴江农村所谓的风俗代表不了吴江城区吧!代表不了苏州城区吧。也要求不了城区人口非要赞同你们所谓的两头吧。

同样,你可以让居住农村的新人去搞两头。  我绝不反对。   但请你不要居住在城市,并不入城市的俗。




发表于: 2025-7-28 11:10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pw2013 发表于 2025-7-28 10:20
你厉害,你确实对吴江不同地区有研究,但“嫁妆远超彩礼”这句话我不认可。据我了解,如果男方出10万彩礼 ...

你懂嫁妆、彩礼什么意思么?


真正古代嫁妆肯定是超过彩礼的。 古代嫁娶讲究的就是门当户对,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讲究的是联姻带来的其他方面的合作。

比如男方家是知府。 女方家基本上也会类似知府同层次地位。   这时候的嫁妆是要远超彩礼的。

为何?弄懂大房是什么意思再说。  大房的意思是 女方家不仅地位类似男方家,而且女方家为了抬高女儿在男方家地位,还必须用远超于彩礼的钱去抬高女儿在男方家的地位。

在古代虽然女子社会地位远低于男性,虽然家庭中,妻是从属男方的,但彩礼是确保妻在男方家地位的重要保障。  其次男女双方家庭因为地位实力对等,因为联姻之后在其他场合会有所互惠、结盟。

先搞懂  彩礼、嫁妆的真正古代含义再说吧。     现在你们所谓的彩礼,成了刁难男方的一种手段而已。 彩礼一般远超男方所能承受的极限,用来和男方博弈争姓的一种手段了。   跟古代彩礼完全两码事。   你听过古代人炫耀彩礼远超于嫁妆的么?没有把。  因为这只能证明女方家毫无地位。嫁过来,人人都能欺负。


发表于: 2025-7-28 11:14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pw2013 发表于 2025-7-28 10:20
你厉害,你确实对吴江不同地区有研究,但“嫁妆远超彩礼”这句话我不认可。据我了解,如果男方出10万彩礼 ...

知道彩礼对妾意味着什么么?


刚才给你普及了给妻的彩礼、嫁妆。


我告诉你,给妾的彩礼,是需要给的。 往往妾的家庭条件是较差的,妾是不会有嫁妆超过彩礼的、或者没嫁妆。

因为给妾的彩礼,是主要给妾的家人一种补偿一种买卖。  你听过妻回娘家,听过妾回娘家么?妾是花了彩礼买来的。  

给妻的彩礼,妻返还超过彩礼的嫁妆,是两家人联姻,属于结盟。


多读读历史啊,吧历史、彩礼、嫁妆、妻、妾对待彩礼的不同需求搞清楚,再来给我们说你们农村的所谓彩礼吧。   啥也不明白,照猫画虎,还搞得鸡飞狗跳。
 楼主| 发表于: 2025-7-28 11:17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pw2013 发表于 2025-7-28 10:20
你厉害,你确实对吴江不同地区有研究,但“嫁妆远超彩礼”这句话我不认可。据我了解,如果男方出10万彩礼 ...

你可以不认可,因为你的立场,没法认可。


你可以问问你父母,当时结婚时候的彩礼和嫁妆。

在清朝,其实彩礼和嫁妆,都是法定的。朝廷也规定,嫁妆远超彩礼的。

在本地,一直是这样。
 楼主| 发表于: 2025-7-28 11:18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nbchina 发表于 2025-7-28 11:14
知道彩礼对妾意味着什么么?

你说的这是对的。


只有彩礼,没有嫁妆的,那是纳妾。
 楼主| 发表于: 2025-7-28 11:21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人啊,真的魔性了。为了个两头婚,居然创造法条出来了。

你去问问周边的人,两头婚上女方户口的,是不是写的外孙子?

其次,还有籍贯,两头婚上女方户口的,籍贯也是随爸爸的,都是本地人,都一样。如果男方是徐州人,那么籍贯就是写徐州。与户主关系,就是外孙子。

别说两头婚,就连上门女婿,都是籍贯徐州,外孙子。

法律上根本没有两头婚、入赘这方面的区分。
发表于: 2025-7-28 13:45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啊,现在很多人对封建的风俗并不了解,只凭借自己臆想。


她们都不知道她们索要的彩礼,实际上就是古代对妾的彩礼。

因为妾家庭条件远低于男方家,男方家根本不需要和妾家庭结盟交换利益,所以,男方就是以彩礼一次性买人而已。  不需要妾家庭嫁妆。


男方和妻家庭的彩礼、嫁妆,实际上是一种地位类似之间的结盟,  毕竟古代女子地位远低于男的,所以回来的嫁妆就是确保自己的女儿不被男方家轻视。从而让男女两方家庭永久的处于同一地位结盟。


结果,现在农村一些大神,把自己女儿用古代卖女儿(妾)的方式去交易争取姓氏的一种手段,还不知道自己用了多么愚蠢的方式。     居然还能蛊惑一些人认为是大多数人认同的、文化层次提高之后的选择。      我去。

她们把早年文化程度逐年早就提高的城里人侮辱了,为何城里人的独生子女爹妈想不到这点!

我告诉你们,想到的,哪个爹妈不希望有一个姓氏呢,但在城市生活,知道这些争的结果下,必须以埋雷、物质来做交换,权衡利弊下,女儿今后的实际生活、家庭和睦,远比其他更重要。  所以,对城市独女爹妈,都知道生活不易,都知道埋雷意味着什么,最终权衡利弊下,选择以女儿和睦生活为主。


 楼主| 发表于: 2025-7-28 14:03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nbchina 发表于 2025-7-28 13:45
所以啊,现在很多人对封建的风俗并不了解,只凭借自己臆想。

妾是卖生,彩礼就是卖身钱。妾娘家里的,不是亲戚,无需任何来往。


娶妻,是朝廷严格规定彩礼和嫁妆的,历朝历代,都是嫁妆远多于彩礼,这是法定的。

明清时期,朝廷法律规定,女儿没有继承权。但如果女儿没有出嫁,父母死了,她还是能拿一份嫁妆的。
发表于: 2025-7-28 14:39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pw2013 发表于 2025-7-28 10:02
羡慕你有一个聪明的老爸,但作为新吴江人,请尊重吴江农村的一些风俗,不要动不动你们、我们搞对立,你毕 ...

不是聪明不聪明。


我父母在我家庭生活成长的时候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什么传宗接代,必须生男孩。

我还能负责任的说,哪怕我老婆跟我结婚后,我父母都没跟我老婆说过一定要生儿子。

我父母是独生子男方父母。   同样,城里独女更多,他们父母也一样。    这些父母都懂,彩礼代表不了尊重,彩礼没有女儿实际生活和睦重要。

无论独生男的父母还是独生女的父母,在城里生活,都懂一件事,生活太不容易了。  大家就都一个孩子,谁都想生两个,但都懂城里两个孩子意味着什么生活成本。  这点城里人大多数人的父母心知肚明。    所以对于过好生活、还是争姓埋雷,大多数通情达理的人都选择了门当户对情况下让双方的子女过好生活就行了。  毕竟是现代,若女性过得不如意,随时可以离婚回归娘家。 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

我跟我老婆说过,你命真好,遇到我城市父母,能让独子儿子过来买车买房,也从来不要求你要传宗接代一定生儿子。
但反过来呢?   女方父母却被农村搞得两头为了面子而纠结。    两头别人在农村相互攀比、传递,自己不搞,貌似面子没了。   看看,面子比实质比女儿今后生活更重要。     由此引发的今后一系列家庭鸡飞狗跳,都不会在乎的。    好好的一段婚姻,给搅的鸡飞狗跳。  原本大概率情况下朴实换朴实,能得到一个姓,结果到此为止。


所以,请善良。请今后若小辈都住城里,就入乡随俗,做到真正的入乡随俗。 而不是把你们农村所谓的风俗非要带到城市来,让城市入你农村的俗。

你弱能保证小两口今后就住农村,ok。  随你们怎么搞。
发表于: 2025-8-3 13:37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户口独立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删帖申请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小黑屋|手机版|吴江新闻网 ( 苏ICP备2022046825号 苏新网备2008040号 )

GMT+8, 2025-8-3 15:13 , Processed in 0.024558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东太湖论坛中发表的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东太湖论坛支持或反对此观点。
如果在论坛中有网民发表的不实内容,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本论坛并不承担相关的责任。
如果您认为情节严重,您可以向警方报案。我们按法定程序积极配合,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投诉电话: 在线投诉
电子邮箱:
点击 >> 删帖申请
苏公网安备 32050902100654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