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湖论坛

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申请删帖
查看: 317|回复: 5

一个篱笆三个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1 09:55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篱笆三个桩

项其24岁起兵,31岁失败,力拔山兮气盖世,可惜只会用力气,不会用人。有谋士不会用,有武将也不会用。

身边的人越打越少,最后成了孤家寡人,他死前也没有明白自己为什么失败,还说天之亡我!

韩信,几乎百战百胜,可惜在项羽手下只能做一个执戟郎,被刘邦封为大将军。后来汉室的天下几乎都是韩信打下来的。项羽最后败于韩信的十面埋伏。

是不是因为项羽能征善战,就看不见还有比他更加能打仗的人?

陈平,也曾经在项羽的手下,经常有奇谋妙策,可惜项羽几乎不听不采纳,后被刘邦所用,六出奇计,为刘邦排忧解难,功勋卓著。那个项羽信任的范增和大将钟离昧,也被陈平用离间计的弃之不用。

项羽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别说陈平的计策不入眼,就年贴身的谋士范增的谋划也不听。

范增也无可奈何,只能说:竖子不足以谋!

你看对于项羽,范增想帮都帮不上,着急上火也没用呀。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你再能打,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最后都是光杆司令了,这个仗还怎么打?

一根柱子再好也撑不起一座宫殿呀,怎么的也得四梁八柱才能搭建成一个完整的屋子。

项羽到最后也没有长進,没有想过自己哪里有问题?

为什么从号令天下的局面走到孤家寡人?

为什么有能力的人走了,走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为什么不得人心?

他自己不去思考,冷静下来想一想,到最后的时刻还说天要亡他。

可是那些让人背离的事情不都是他自己做出来的吗?

有一个小插曲,也充分的映射出项羽的思维方式。

当楚汉久持未决,项羽也心力憔悴,便天真的和刘邦说,我们两个来单挑对决,谁赢了谁就当大王?

刘邦笑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项羽把打天下看成是拳王格斗这么简单的事情了,确实这就是项羽的思维方式。

韩信给他总结的很到位:匹夫之勇,妇人之仁。

一时胜负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

后人都觉的项羽很悲壮,其实也谈不上啦,都是他自己的选择,心智如此,焉能不败?

可悲的是,他从登上舞台到谢幕,从辉煌到没落,没有想过自己哪里有问题?只知道找外在的原因,天要亡他。

吃了一百个豆也不知道豆腥,谋士、良将都走光了还不是不知道反省!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他没有自知之明,也没有知人、用人的能力。

那注定就是——悲剧收场。

你看刘邦,不会带兵不要紧,只要把将领带好了就够了。

打仗不行,经常被打的丢盔卸甲,也没有什么奇谋妙计,但是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能用人,能够做决策、定方向。

方向对了,到达成功的终点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20250421095951front2_0_523216_FpvaLVuLfR42fMv96SwfDTzrU1QQ.jpg
发表于: 2025-4-21 10:08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4-21 10:13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初精英生存智慧,当数萧何、张良。 f365da243ff2210224445a448b145c78.jpeg af85c220d06dc021cf13d1a7ea12060d6461.jpeg 1c7c383b39d78604cb291af6e98da94c2894.jpeg 167a40481a9e818fc6869ffa24ea960d396.jpeg
发表于: 2025-4-21 10:49 来自- 中国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4-21 11:14 来自- 中国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4-21 11:23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众人拾材火焰高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删帖申请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小黑屋|手机版|吴江新闻网 ( 苏ICP备2022046825号 苏新网备2008040号 )

GMT+8, 2025-4-22 03:10 , Processed in 0.023516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东太湖论坛中发表的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东太湖论坛支持或反对此观点。
如果在论坛中有网民发表的不实内容,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本论坛并不承担相关的责任。
如果您认为情节严重,您可以向警方报案。我们按法定程序积极配合,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投诉电话: 在线投诉
电子邮箱:
点击 >> 删帖申请
苏公网安备 32050902100654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