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湖论坛

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申请删帖
查看: 228|回复: 3

[分享] 禁微则易 救末者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8 15:11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禁微则易   救末者难   

 

公元92年,西汉孝和帝时期。   司徒丁鸿上疏: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   一件事情起于开始的时候容易解决,等到木已成舟的时候,就悔之晚矣。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是人人都会忽略于细微的开始。   所以智者才能防微杜渐,比如纣王用象牙筷,箕子心生惧怕。    因为箕子推断,用象牙筷,要用与之配套的犀角杯,要吃山珍海味······,无度的追求物质享受,后果将不堪设想,后来果然如此。    箕子谏而无用,退而保身。   

 

人都是这样,由俭入奢易,但是奢侈惯了,再过简朴的生活,就很难接受。所以有的贤者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就宁可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   

 

比如说魏征,作为重臣俸禄和赏赐都很多,但他的妻子还是穿着粗布作的衣服,家里连个厅堂都没有。    比如同一时期的大将李大亮,去世时家无余财,但是他收养的远亲就多达十五人,这十五人都是象儿子一样为他送葬。   

 

就象人有了一定的地位就听不得逆耳的话一样,一开始可不是这样的。    所以名利、享受、恭维话一定是能够迷住人的慧眼的。   

 

但是如果能够时时醒悟,也能够避免很多败局。    比如唐高宗李治,喜欢击鞠(jū)之戏,在一次宴会中有人讨好,大力上演胡人击鞠。    李治观后,命人焚之,并说:“希望杜绝胡人窥望之情,亦因以自诫。”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齐王好紫衣,国中无异色。   

 

上有所好,下有所谀。    就象宋徽宗好花石,最终演变成一出悲剧。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   

 

普通人也是一样呀,在红尘就得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甚至于陷阱。稍有不慎,也会出现小沟里翻船的悲剧。   

 

所以说念头一不正危险就走近了。    

 

 因为错误的念头必然会导致错误的行为。      

 

比如侥幸心理,贪小便宜,贪图享受,甚至于想不劳而获等等等等。      

 

所以说心正才能行远。     《礼记·大学》中说: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自己不修正,那就要等着外在的力量来修正。       

 

 也就是说自觉的人自己管自己;    

 

    不自觉的人就得让别人来管他!

   
            
发表于: 2025-10-8 16:02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忠言逆耳呀
发表于: 2025-10-8 18:37 来自- 中国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10-8 18:41 来自- 中国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删帖申请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小黑屋|手机版|吴江新闻网 ( 苏ICP备2022046825号 苏新网备2008040号 )

GMT+8, 2025-10-11 19:21 , Processed in 0.016759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东太湖论坛中发表的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东太湖论坛支持或反对此观点。
如果在论坛中有网民发表的不实内容,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本论坛并不承担相关的责任。
如果您认为情节严重,您可以向警方报案。我们按法定程序积极配合,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投诉电话: 在线投诉
电子邮箱:
点击 >> 删帖申请
苏公网安备 32050902100654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