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湖论坛

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申请删帖
查看: 283|回复: 9

盛泽科技文化人物轶事:人称“铁将军”的徐凤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26 12:07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称“铁将军”的徐凤吾

徐凤吾先生.jpg

▲徐凤吾先生


      人物简介:徐凤吾(1922—2017)江苏吴江人。中共党员。民盟盟员。1941年入暨南大学历史系,同年参与编辑《知识与生活》杂志,并为《知识与生活》、《杂文丛刊》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学习》等报刊写稿。1942年至苏北参加新四军,分配在三分区服务团任文艺通讯组组长。1946年进《文汇报》任新闻版编辑。1950年任无锡《晓报》副总编辑,同年回《文汇报》任编辑。1979年后任《文汇月刊》责任编辑,同年参与创办《民主与法制》、《科学生活》杂志。历任《民主与法制》责任编辑、《科学生活》责任编辑、《法律咨询》杂志编辑主任。——上海市作家协会编《上海当代作家辞典》,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12月。

      徐凤吾是《文汇报》的老人,他在上海辅仁中学读书时就给《文汇报》投稿,从此结缘。他投的第一篇稿子题为《谁吸家长的血》,慨叹有些学生沉迷于声色,没有好好学习,被报馆采用。后来一发而不止,接连投稿《一件不可忽视的事》《又一条不可忽视之事件》等。当他听说报馆编辑室的墙上大书:“报馆不封门,不是好报馆;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就写了《好报馆、好主笔》的短文,他写道:“在今日这个特殊环境的孤岛上,我们也就不妨说:“报馆不被汉奸掷弹,不是好报馆;主笔不受某方警告,不是好主笔吧!”显示一位爱国青年的抱负,以及敏锐的视角。


徐凤吾在上海辅仁中学高中(1938年).jpg

▲中学时代的徐凤吾


      19465月,一位同乡将徐凤吾介绍给严宝礼先生(著名吴江籍报人),严先生又把他介绍给徐铸成先生。徐先生叫他先把以前写的文章拿给他看,看过后,徐先生同意他进《文汇报》工作,并把他交给柯灵先生,说:“以后可让他跑跑,写点‘特写’之类。请你训练训练。”过了几天,按照柯灵先生的安排,他跟随刘火子先生编辑本市新闻版,从此开始编辑生涯。

      1979年底,《文汇月刊》创刊,当时的“三老”:梅朵60岁、谢蔚明62岁、徐凤吾58岁。那年,徐凤吾为了让子女顶替,主动要求提前退休。他刚退,就有两家杂志委以重托,除了编《民主与法制》,还编《科学生活》。没想到,《文汇报》副总编唐海又找他,说报社要搞《文汇月刊》,要他参加,并说这是总编梅朵的主意。至于已经上手的两家杂志,唐海叫他“逐步过渡”。梅朵则说:“没关系,可以三个地方一起做。”但徐凤吾一搭手,就觉得《文汇月刊》工作量太大了,本来刚开张就缺人手,而梅朵总是把稿子拿来后交给他,具体事就不管了,文章的立意、删改、发排,就都扔给他了。


▲五十年代徐凤吾给《文汇报》读者的回信.jpg

五十年代徐凤吾给《文汇报》读者的回信


      就此,徐凤吾开始了他在《文汇月刊》的“铁将军把关”生涯。粗看徐凤吾,一副慈眉善目,说话也轻声细语,但在报社里素以“辣手改文章”著称:最“残酷”的一次,他将浙江某市的一份一万多字的调查报告,删改到仅存三百字的短消息,让人不寒而栗!到《文汇月刊》后,他风格依旧,铁面无私,磨刀霍霍,而且得到梅朵和报社领导的绝对信任。这期间,编辑或责编为删稿的事跟他争论乃至争吵,时有发生,但他依然故我,不减锋芒。

      1983年《文汇月刊》第6号,刊登了一篇轰动全国的文章,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或者听说过,就是青年电影演员刘晓庆写的《我的路》。《文汇月刊》首发后,紧接着《文汇报》又连续十几天刊登选节,国内主要报刊纷纷转载,连外电外刊也进行了报道。这篇3万多字文章的“出笼”,就是由徐凤吾这个“铁将军”策划的。


▲《文汇月刊》1983年第6号刊登刘晓庆《我的路》,封面人物刘晓庆.jpg

《文汇月刊》1983年第6号刊登刘晓庆《我的路》,封面人物刘晓庆


      多年以后,月刊社的同事还记得,徐凤吾是在1982年深秋的一次社内选题会上提出来的,他的原话是:“现在社会上以及电影圈里,对刘晓庆有很多流言,讲她跟丈夫离婚了,讲《原野》里因为一些镜头,所以片子审查通不过。还讲她走穴、倒卖黄金,经济上也有严重问题。一个刚刚出道的青年演员,有艺术天赋,也有相当成就,现在身陷于四面楚歌之中,甚至试图自杀。《文汇月刊》应该为刘晓庆提供机会,澄清事实,而且要让她自己动笔。以我感觉,刘晓庆一定有话要讲。随便她怎么讲,刊登出来,一定会产生强烈反响,读者也一定会十分关心。”

      梅朵对这个选题大为赞同,也希望能对刘晓庆雪中送炭,就把组稿任务交给了记者余之。经过余之与刘晓庆多次当面交谈之后,刘晓庆也想把心里的话一吐为快,就答应自己来写。时间过去半年后,在余之的催促之下,刘晓庆终于拿出初稿。经报社总编和梅朵审查,提出修改意见,担任责任编辑的徐凤吾操刀,删掉了一些粗俗的,以及当时眼光看有点“带黄”的内容。与读者见面的是激情洋溢、文笔俏丽的《我的路》。


▲1990年时的徐凤吾.jpg

▲1990年时的徐凤吾


      《我的路》最大特色是冲破十年思想樊篱,真诚地与观众平视,倾吐了一位成长中的青年演员所面临的各种困境,无奈而又无助。加上具有权威的《文汇报》《文汇月刊》作为媒介,影响迅速遍及全国,并扩大到海外。由《我的路》中的观点,如“个人奋斗”、“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乎其难”等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有的报刊还发表评论员文章对《我的路》进行批判,更多的是声援和同情。《我的路》先后被翻译成14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刘晓庆也得以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铁面无情”的老编辑徐凤吾内心火热,丝毫不减年轻时的激情。20171028日《文汇报》刊发消息:“抗战老战士徐凤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9月14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因病逝世,享年95岁。”

***本文作者留言:《盛泽科技文化人物轶事》系原创,欢迎阅读和分享,如要引用或转载,请联系作者。



发表于: 2024-6-26 13:35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算知道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5:06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知道了?
发表于: 2024-6-26 15:16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5:17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6-26 16:52 来自- 中国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7:19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6-26 19:52 来自- 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6-26 20:05 来自- 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21:39 来自- 中国浙江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删帖申请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小黑屋|手机版|吴江新闻网 ( 苏ICP备2022046825号 苏新网备2008040号 )

GMT+8, 2024-6-29 20:54 , Processed in 0.028550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东太湖论坛中发表的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东太湖论坛支持或反对此观点。
如果在论坛中有网民发表的不实内容,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本论坛并不承担相关的责任。
如果您认为情节严重,您可以向警方报案。我们按法定程序积极配合,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投诉电话: 在线投诉
电子邮箱:service@wjdaily.com
点击 >> 删帖申请
苏公网安备 32050902100654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