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湖论坛

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申请删帖
查看: 591|回复: 4

[分享] 二十九年是非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2 14:53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十九年是非明      

 

朱勃和马援是同乡,少时,马援不及朱勃有才识,怅然若失。      

 

后马援封侯,而朱勃位不过县令。      

 

马援显贵,但对当年才识稍逊一筹的事并没有释怀,待朱勃却总是有些卑视和慢待,即便如此,朱勃也不介意,反而愈发谦恭,视马援如兄长……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后来马援遭人构陷。马援昔日门下的那些宾客旧友,没有人敢前来祭吊,更没有人敢为他说话。     

 

没想到的是,年已六旬朱勃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洛阳,不惜冒死,与马氏家族的人一起跪伏在皇宫阙口,并给光武帝上呈了一封《诣阙上书理马援》。     

 

虽然马援经常怠慢朱勃,但是关键时候朱勃却挺身而出,冒死直谏。     古人云:“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伏波将军马援若泉下有知,一定会后悔当年对朱勃的鄙视和怠慢吧!     

 

马援的爵位远超朱勃,但是朱勃的人品却一点儿也不输于马援。    

 

 试想一个六十岁的老人,风尘仆仆的赶到洛阳,还要冒着极大的风险,要为当年对自不待见的人说句公道话,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做这件事情,也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好处,那么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他甘心冒险?    

 

 唐朝陆贽说: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朱勃少时就能背诵《诗经》、《书经》,学有所成,自然有名士的风骨吧。   

 

  不欺下,不媚上,不畏权势,不避祸福,直道而行;一如孟子所言: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朱勃对于别人的怠慢不记仇,不怨恨。相反,看到有失公平道义的事能够挺身而出。     

 

其实几千年来都是这样,雪中送炭的少,锦上添花的多,这就是人情世故,不足为奇。     

 

真正奇特的是朱勃仗义执言,所以说“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为什么朱勃要这么做,冒死上谏,不是为了报恩,也不是为了图利。那是他不负所学,道义在心,不平则鸣,冒死陈述。     

 

真正把书读透并知行合一的人是值得让人尊敬的!   

 

  马援的冤案直汉章帝刘煜继位后才得以平反,并下诏称朱勃“上书陈状,不顾罪戾,怀旌善之志,有烈士之风”,并追赐朱勃的子孙二千斛谷子,以资旌表。     

 

公元49年,一直到公元78年汉章帝下给马援平反、诏褒奖朱勃,时间已经过去29年了,但是历史会把真相还原的,所以说是迟来的褒奖。 

 

   一件事情被认可,整整经过了29年的时间,试想在这29年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赞同、支持朱勃的做法呢?

   
            
发表于: 2025-9-22 16:20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欺下,不媚上,不畏权势。

现在真是稀有物种了                         
发表于: 2025-9-22 19:07 来自- 中国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9-22 19:13 来自- 中国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9-22 20:08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删帖申请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小黑屋|手机版|吴江新闻网 ( 苏ICP备2022046825号 苏新网备2008040号 )

GMT+8, 2025-10-13 05:20 , Processed in 0.018802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东太湖论坛中发表的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东太湖论坛支持或反对此观点。
如果在论坛中有网民发表的不实内容,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本论坛并不承担相关的责任。
如果您认为情节严重,您可以向警方报案。我们按法定程序积极配合,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投诉电话: 在线投诉
电子邮箱:
点击 >> 删帖申请
苏公网安备 32050902100654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