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人生百味皆是苦》
人生这场戏,从第一声啼哭开场,便注定要在苦海里沉浮。
婴幼儿时期的啼哭,是苦难最初的注脚。那年寒冬腊月,隔壁张阿姨抱着高烧不退的女儿,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医院赶。棉袄裹着孩子,自己却冻得嘴唇发紫。后来才知道,为了凑那五块钱的诊费,她偷偷卖了陪嫁的银镯子。这样的故事,在那个年代并不稀奇。有些孩子熬不过麻疹,化作了荒郊野岭的无名土堆,有的只因是个女婴,被扔在街头拐角;侥幸活下来的,也在父母的叹息声中,过早懂得了生存的艰难。
学龄期书包也买不起,手上拿着的课本,是全家人的期望。晚上趴在煤油灯下写作业,作业本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承载着改变命运的梦想。可命运的玩笑总在不经意间降临,特殊年代的下放通知,让无数少年的书本化作了田间的泥点。我初中的同窗阿明,被分配到黑龙江,在零下三十度的荒原上,用冻裂的双手种下希望的种子,却在春天等来的,是母亲病逝的噩耗。
工厂的流水线,成了一代人的青春坟墓。三班倒的工作让时间失去意义,轰鸣的机器声中,工友们用浓茶和劣质香烟提神。我的师傅,蹲在地上烧风焊电焊几十年,退休时落下严重的腰椎病。更可悲的是,当工厂改制的浪潮袭来,这些把青春献给国家的工人,成了时代巨轮下的牺牲品。老陈拿着买断工龄的遣散费,蹲在厂门口抽了一夜的烟,烟头明明灭灭,像极了他破碎的人生。
婚姻这座围城,困住了多少人的真心。隔壁王姐的遭遇让人唏嘘:结婚时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婚后还要忍受婆婆的冷言冷语。孩子出生后,丈夫却迷上了赌博,输光了家里的积蓄。最绝望的是那个雨夜,她抱着发烧的孩子去医院,丈夫却在牌桌上醉得不省人事。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市井巷弄里上演。有人在争吵中耗尽温情,有人在背叛中迷失自我,曾经的海誓山盟,终究抵不过生活的一地鸡毛。
子女的婚嫁,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了给儿子筹备婚礼,老李卖掉了祖传的老房子,自己搬进了潮湿的城中村。可儿媳妇却嫌弃婚礼不够体面,板着脸象谁欠了她一个亿。老张蹲在酒店门口,看着满地的鞭炮碎屑,老泪纵横。更无奈的是,孙子出生后,老两口又成了免费的保姆。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成了背书包的书僮,曾经的梦想,早已被酸甜苦辣所淹没。
晚年的病床前,孤独是最忠实的伴侣。医院的输液大厅里,总能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独自打点滴。他们盯着天花板发呆,听着护士喊着别人的名字,心里盼着子女能来看看自己。可子女们忙着工作、忙着照顾自己的家庭,哪里有时间顾及年迈的父母?有些老人熬不过病痛,在某个寂静的夜晚悄然离世。
人生这杯苦酒,越品越涩。但或许正是这些苦难,让我们学会了坚强。就像沙漠里的胡杨树,在干旱中扎根更深,在风沙中挺直脊梁。尽管生活充满艰辛,但我们依然要相信,※※梦总有一天会苦尽甘来,一切都会有的。
睡不着醒了写于凌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