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地名是最好的见证。震泽双杨桥的过往,便镌刻着一段不容忘却的家国记忆。
(一)许石匠拆桥阻日军
1937年11月,吴江全境沦陷。1938年夏秋之交,日军增兵江浙,兵船频繁沿运河与頔塘河溯流而上,双杨桥成为其西进的重要水运通道。
为阻断日军攻势、配合朱希抗日友军作战,时任吴江县第五战区区长的沈秩安(民革中央原副主席沈求我之父),毅然号令村民拆毁双杨桥,切断日军水运兵线。
1938年8月24日(农历月底),月黑星稀。孙家坝、钮家坝的村民摸黑行动:一船船巨石连船沉入桥洞,桥上石块被逐一掀入河中。领头的许石匠怀着对日军的深仇,凭借石匠技艺起出桥中石笋,与乡民一同成功拆除了这座结构坚固的石拱桥。
日军遭阻后凶相毕露,对双杨村展开毁灭性扫荡。奉先教寺在此次浩劫中化为废墟,熊熊大火燃烧竟达七天七夜。
许石匠全名许卯昌,1893年生于浙江宁波,务农兼作石匠。20世纪30年代,他在震泽地区从事修桥、筑坝、开磨等石匠活,后入赘双阳村上塘徐凤桂家,新中国成立初病故。
(二)铁证如山!两张老照片里的震泽伤痕
抗日战争胜利已达八十载,侵华日军在中国的累累罪行,并未随时间消逝,吴江人民对此刻骨铭心。随着更多实证浮现,日军暴行愈发清晰——吴江震泽地区留存的“日军活斩人首”老照片,血腥场面惨不忍睹,观者无不愤慨,其残酷虐杀同胞的罪行令人发指。
(另附:配照两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