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有时也会掉馅饼,市陌农贸市场前面,那几幢用









绿色铁皮围起来的房子便是明证。以往每当台风将至,衙→门便派人来动员居民去住旅馆,每日发放三百大洋。鸭蛋厂就有四五户老人住在这里。
为何如此优待?只因这几幢被砖家诊断为危房,病入膏肓。倘若台风来袭,房子倒塌,造成重大人身伤亡,衙门内→官→老→爷的乌→纱帽唯恐不保。
居民们心里可乐开了花。他们盼着台风多来几次,一号二号三号……,每次来得更猛烈些——不是为别的,就为那每日三百元的补贴。
前几年,居民们觉得住在危房里总是不妥,唯恐小命不保,虽都已过花甲古稀之年,毕竟还想着寿比南山,故屡次要求衙→门安置。据说衙→门倒也爽快,给了评估,居民们倒也心满意足便纷纷搬离。且每户每月可得过费2200→2500不等。
居民们心中窃喜不已。原来有好多人家早已不住此处,将房子每月以八百元出租。如今过渡费如此丰厚,自然盼着过渡期越长越好。
如今三年过去,那危房历经无数次台风,却依然挺立,毫无倒塌之势。莫非它是打不死的"光头强"?
铁皮围着的房子,绿得刺眼。风雨来时,危房们众志成城巍然不动,居民望着远处的危房,心里盘算着:这风,怎么还不把它吹倒呢?
衙→门的钱每月按时到账,居民们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补贴。每次台风过后,他们看到危房,竟生出几分亲切。这房子,可是咱的聚→宝→盆那,熬他十年二十年,天天吃馅饼,何乐而不为。
危房们闲庭信步,历经狂风暴雨的洗礼,在那里嘲讽着缺心眼的砖家,说咱是缺胳膊少腿的危房,危言耸听咱身子骨可结实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