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意外的皇甫规
皇甫规(104——174年),甘肃人,东汉军事家。他有勇有谋,且他开设学馆十四年,以《诗》、《易》教授门徒,很有思想见地。可以说是文物双全。他有两件事情做的出乎人的意外,今天来分享一下。
第一件事情延熹六年(163年)被任命为度辽将军。到任数月,即上书荐举中郎将张奂接替其职。他说张奂才略兼优,宜任元帅,以孚众望,他自己则愿当张奂副手。朝廷允之,遂以张奂代为度辽将军,以皇甫规为使匈奴中郎将。
这个就是比较难得了,有人超过自己的能力,没有嫉妒,反而大力推举,这个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而且是要让他代替自己,自己甘心做张奂的副手,真是古人所说的君子坦荡荡。
自己本来是朝廷派去的一把手,但是这个皇甫规甘居人心,不说他的能力怎么样,就这样的心胸,很象鲍叔牙把自己的相位让出来给管仲,自己宁愿做副手,拿几乎是一样的胸怀。
第二件事情东汉末,兴起了“党锢之狱”,天下许多名贤皆遭牵连。皇甫规自以为西州豪杰,未被牵连为耻。
便上言,请求“坐罪”,朝廷知而不问,时人称赞为贤良。当时名士李膺、杜密也被坐罪,牵连的名贤有二百多人,人家一般都是避之不及,而皇甫规则恰恰相反,认为自己没有被“坐罪”是一种耻辱,因为他认为自己也是和那些耿直的名贤是一起的,所以主动要求被“坐罪”。
自己陈述的理由说,自己曾经举荐过张奂,现在张奂被坐罪了,所以请求朝廷也把自己坐罪。
这个真的是出乎一般人的意外。人家避之不及,他还主动请罪。皇甫规的独立特行,虽然出乎人的意外,但是他是直道而行,不避祸福,不求毁誉。
很象《逍遥游》中所说的: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進与退,取与舍,荣与辱,毁与誉,他都不在其中,心中有道者,唯道是行,那自然是超然而飘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