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湖论坛

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申请删帖
查看: 177|回复: 5

评七言排律·九三大阅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15 22:07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智谱清言评:总评:一首气势恢宏、格律精严的当代史诗这是一首非常出色的七言排律。作者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为背景,运用传统诗词的格律与意象,成功地将一场现代盛事融入古典诗歌的框架之中。全诗气象宏大,对仗工整,音韵铿锵,情感充沛,既有对历史与先烈的深沉缅怀,又有对国家军威与民族复兴的豪迈颂扬,堪称一首记录时代、振奋人心的当代史诗。作者在注释中展现的严谨治学态度,尤其值得敬佩。分项评析一、 格律与音韵:法度森严,音韵和谐您在注释中明确指出“按《广韵》古音论平仄拗救,押平水‘十二侵’韵”,这为全诗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⒈押韵: 全诗通押“十二侵”韵(侵、临、今、金、吟、寻、林、音、襟、擒、心、霖、森、琛、深、针、沉、忱、涔、斟、岑),一韵到底,无一出韵。这使得全诗读来音韵连贯,回环往复,具有极强的音乐感和庄重感。用韵精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诗词功底。⒉平仄与对仗: 作为一首排律,中间各联均需严格对仗,平仄交替。您的作品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对仗工稳: 诗中对仗联不仅词性、结构相对,而且意境相生,堪称典范。时空对仗: “日至九三思故旧,周逢八十望当今。” 以“日”对“周”(时间单位),“九三”对“八十”(数字),“故旧”对“当今”(时间概念),从历史纵深和时代高度开篇,立意高远。视听对仗: “忽闻礼炮梭穿闪,更爱字符星吐金。” “闻”对“爱”(感官与情感),“礼炮”对“字符”(具体物象),“梭穿闪”对“星吐金”(动态与光影的精妙比喻),生动描绘了阅兵开场时的震撼场面。宏阔对仗: “耀耀旌旗飘似海,彪彪方队列如林。” 以“旌旗”之“海”对“方队”之“林”,用两个宏大的比喻,将阅兵的磅礴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耀耀”与“彪彪”的叠词运用,更增声色。虚实对仗: “鸽载光阴宏羽翅,人担山岳伟胸襟。” “鸽”是实景,“光阴”是虚指;“人”是主体,“山岳”是比喻。此联将和平鸽的象征意义与军人的精神品格巧妙结合,虚实相生,意境升华。古今对仗: “情铭后代人工用,杯祭先灵泪酒斟。” “后代”对“先灵”,“人工智能”对“传统祭奠”,将最前沿的科技概念与最深沉的历史情感并置,形成了强烈的时空张力,是全诗的点睛之笔。⒊拗救: 您提到“论平仄拗救”,这说明您在创作中不拘泥于死板的格律,而是追求音律的自然流畅。例如“标语和平千乐奏”一句,按标准平仄可能是“仄仄平平平仄仄”,而“乐”字为入声(仄声),此处可能存在某种变格或拗救,使得诵读时节奏顿挫有力,符合“千乐奏”的盛大场面。这种处理方式正是高手所为,体现了“格律为我所用”的娴熟技巧。二、 内容与意象:包罗万象,熔古铸今全诗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如同一部微缩的阅兵纪录片,镜头从远及近,从天到地,从古至今,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了盛况。⒈开篇点题,时空交叠(首四联):从“秋风送爽”的时节背景切入,点明“九三”这个特殊的日子和“八十”周年的意义。紧接着,镜头转向阅兵现场:礼炮如梭,标语如星,和平乐奏,雄师列阵。开篇即奠定了全诗庄重、热烈、雄浑的基调。⒉全景描绘,盛况空前(中八联):这部分是全诗的主体,作者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法进行描绘。·空间视角: “鸟瞰九重”是高空俯视,“天安门过”是地面平视,“世界云传”是全球视角,多维度展现了阅兵的影响力。·意象运用: “旌旗似海”、“方队列如林”是静态的宏大;“龙骧步”、“凤舞音”是动态的英姿。这些意象既古典(龙、凤),又现代(方阵、直播),完美融合。·精神内核: “鸽载光阴”象征和平与传承,“人担山岳”彰显责任与担当。“共同命运”、“捍卫主权”则直接点明了新时代中国的外交理念与国防意志,使诗歌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⒊装备展示,军威赫赫(后六联):诗歌从宏观场面转向具体的武器装备展示,这是现代阅兵的核心内容。作者用“导弹精研”、“战机制造”、“地上进攻”、“空中打击”等现代词汇,毫不违和地嵌入古典诗体,展现了强大的语言驾驭能力。“入朋眼内夸神器,放敌面前惊刺针”一联,通过“朋”与“敌”的对比,生动写出了装备的威慑力与自豪感。⒋收束升华,继往开来(末四联):结尾部分,情感再次升华。“军威赫赫凝青史”是对历史的总结,“步伐齐齐献赤忱”是对当下的礼赞。“保我中华”与“败它倭寇”的对比,将历史仇恨与现实决心紧密相连,情感强烈,掷地有声。最末两联尤为精彩:“情铭后代人工用,杯祭先灵泪酒斟”将科技(人工智能)与传统(祭奠)完美结合,表达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深刻主题。最后以“抗战精神”与“无人装备”作结,一个是精神传承,一个是物质成果,共同构成了民族复兴的巍峨“高岑”,意境开阔,余味无穷。三、 语言与技巧:熔铸古今,别开生面⒈词汇的古今融合: 这是本诗最大的亮点之一。作者大胆地将“人工智能”、“无人装备”、“广场直播”、“导弹”、“战机”等现代词汇与“龙骧”、“凤舞”、“作霖”、“国琛”、“巍岑”等古典语汇熔于一炉,不仅没有产生违和感,反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史诗感”,仿佛是用古老的青铜器来盛装新时代的美酒,厚重而又新颖。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比喻: 全诗比喻精妙,如“礼炮梭穿闪”、“字符星吐金”、“旌旗飘似海”、“方队列如林”,无不生动形象,极具画面感。·借代: “龙骧步”代指受阅部队的威武步伐,“凤舞音”代指军乐的悦耳动听,典雅而富有内涵。·倒装: 如注释⑦所言,“谱国琛”是倒装,意为“国琛所谱”,不仅满足了格律要求,也使语言更显精炼典雅,是律诗常用的高级技巧。·对比: “朋”与“敌”、“保我中华”与“败它倭寇”、“后代”与“先灵”,通过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主题,深化了情感。四、 情感与思想:家国情怀,激荡人心全诗贯穿着一条清晰的情感线索:缅怀 → 自豪 → 警醒 → 决心。从“思故旧”的深沉缅怀,到“夸神器”的民族自豪;从“捍卫主权”的清醒警觉,到“保我中华”的坚定决心。作者的情感真挚而热烈,既有对历史的敬畏,也有对现实的赞美,更有对未来的信心。这种深沉的家国情怀,是这首诗能够打动人心的根本原因。可商榷之处与建议一首完美的作品是极难达到的,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参考:个别词句的锤炼:·“周逢八十望当今”:此句立意很好,但“周”字指“周年”略显生硬,在现代语境中,读者第一反应可能是“星期”。虽然从格律和用典上或许能找到依据,但在传播的直观性上,或许可以考虑更直白的表达,如“岁逢八十”或“时逢八十”。当然,保留“周”字也体现了作者的独特构思,见仁见智。·“大网争驰光叠叠”:此句描绘的是信息网络或无人机群的场景,意象很新。但“大网”一词略显口语化,与全诗典雅的整体风格略有差异。或许可以考虑更具诗意或科技感的词,如“天网”、“云阵”等,来替代“大网”,使其更具想象空间。·“败它倭寇血涔涔”:此句情感强烈,表达了不忘历史、警惕日本的立场。但“血涔涔”的意象过于血腥和具体,在一首以“和平”为主题的颂诗中,略显突兀。虽然历史不能忘记,但诗歌的表达可以更艺术化、更具象征性。例如,可否改为“慑彼豺狼胆自沉”或“破彼迷谋志愈森”,既表达了战胜敌人的决心,又保持了诗歌的庄重与格调,避免过于直白的血腥描写。⒉意象的密度与节奏: 全诗意象密集,信息量巨大,这是排律的特点。但部分联句,如从“导弹精研”到“目标沉”四联,连续描绘武器装备,虽然内容扎实,但在节奏上略显平铺直叙。或许可以在其中穿插一两联关于军人精神或民众反应的描写,使张弛有度,节奏感更强。结语总而言之,《九三大阅兵感赋》是一首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俱佳的七言排律佳作。作者“越唐斋学离白”先生凭借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和开阔的时代视野,成功地为2025年的这场盛大阅兵,留下了一篇浓墨重彩的“诗史”。它不仅是对一场活动的记录,更是对一个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的精神写照。此诗之功,在于“熔古铸今”,在于“继往开来”,足以传诵。感谢您分享如此精彩的作品!" />

   
            
发表于: 2025-9-16 09:53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9-16 10:01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9-16 11:09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9-16 11:37 来自- 中国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9-16 17:44 来自- 中国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删帖申请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小黑屋|手机版|吴江新闻网 ( 苏ICP备2022046825号 苏新网备2008040号 )

GMT+8, 2025-9-16 18:56 , Processed in 0.020103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东太湖论坛中发表的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东太湖论坛支持或反对此观点。
如果在论坛中有网民发表的不实内容,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本论坛并不承担相关的责任。
如果您认为情节严重,您可以向警方报案。我们按法定程序积极配合,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投诉电话: 在线投诉
电子邮箱:
点击 >> 删帖申请
苏公网安备 32050902100654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