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湖论坛

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申请删帖
查看: 612|回复: 2

老子《道德经》“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诠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8 10:47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经》第四章第四句“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原文的直译和思想内容、以及其在现实中的意义如下:

 

原文直译

“我不知道是谁的儿子,像帝(天帝)之前的存在。”

 

逐字逐句解释

吾不知:我不知道谁之子:谁的儿子(即某个神祇或存在的后代)象帝之先:像天帝(或“帝”)之前的存在

 

思想内容

这句话表达了老子对“道”或“本源”的深刻认识:它超越了具体的神祇、祖先或任何已知的起源,仿佛是“帝”之前的存在,代表着一种根本的、无形无象的本体或源头。

老子强调“道”是无始无终、不可名状的,超越一切具体的定义和分类。

 

现实意义诠释

在现代视角下,这句话提醒我们:

追寻本源:在面对复杂的事物或问题时,应试图理解其最根本的本质,而非只停留在表面或已知的层面。

谦虚与开放:对“起源”或“本源”的认识是有限的,不能轻易断定或固执己见,要保持谦逊。超越界限:强调“道”或“本源”超越具体的宗教、文化、思想体系,提醒我们在追求真理时,要超越局限,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

 

总结

这句话体现了老子对“道”的深刻理解——它是无形无象、超越一切的存在,提醒我们在认识世界和自我时,要保持谦逊、开放的心态,追求事物的本质和根源。

   
            
发表于: 2025-9-8 15:49 来自- 中国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9-8 22:02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删帖申请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小黑屋|手机版|吴江新闻网 ( 苏ICP备2022046825号 苏新网备2008040号 )

GMT+8, 2025-9-14 10:28 , Processed in 0.016671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东太湖论坛中发表的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东太湖论坛支持或反对此观点。
如果在论坛中有网民发表的不实内容,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本论坛并不承担相关的责任。
如果您认为情节严重,您可以向警方报案。我们按法定程序积极配合,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投诉电话: 在线投诉
电子邮箱:
点击 >> 删帖申请
苏公网安备 32050902100654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