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湖论坛

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申请删帖
查看: 230|回复: 2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第三句“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诠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3 09:42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原文直译

原文:“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直译:“常常让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使那些有知识的人不敢作为。”

 

二、思想内容

这句话强调通过减少人民的知识和欲望,来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过多的知识和欲望可能引发社会的动荡和不安。让人民保持朴素、自然的状态,不追求过多的欲望,可以避免社会的纷争和动乱。而那些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如果不被欲望驱使,也就不敢轻易行动,从而起到抑制社会不良倾向的作用。

 

三、现实意义

社会稳定:减少人民的欲望和追求,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避免因贪欲引发的冲突和不安。

个人修养:倡导简朴、淡泊名利,强调内心的平静和自然状态,有助于个人的精神健康。

治理理念:强调“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统治者应少干预民众的生活,减少欲望和知识的过度引导,从而实现“无为而治”的理想状态。

现代启示:在当今社会,过度的物质追求和信息过载可能带来焦虑和社会问题。适度控制欲望,回归自然,强调精神层面的满足,有助于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

 

总结来说,这句话体现了老子关于“无为而治”、追求自然和简朴的哲学思想,强调通过减少欲望和知识的过度追求,达到社会的安定和个人的内心平静。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也要关注精神的满足与平衡。

   
            
发表于: 2025-9-3 11:50 来自- 中国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9-3 11:58 来自- 中国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删帖申请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小黑屋|手机版|吴江新闻网 ( 苏ICP备2022046825号 苏新网备2008040号 )

GMT+8, 2025-9-4 15:31 , Processed in 0.016684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东太湖论坛中发表的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东太湖论坛支持或反对此观点。
如果在论坛中有网民发表的不实内容,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本论坛并不承担相关的责任。
如果您认为情节严重,您可以向警方报案。我们按法定程序积极配合,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投诉电话: 在线投诉
电子邮箱:
点击 >> 删帖申请
苏公网安备 32050902100654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