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湖论坛

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申请删帖
查看: 246|回复: 1

[分享] 在院士故居与将军旧宅间穿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4 20:08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院士故居与将军旧宅间穿行

原创 滕咬二 苏州市吴江区癌症康复协会 2025年08月05日 08:17 江苏

 

 

在院士故居与将军旧宅间穿行

 

      作为术后生存16年的癌症康复者,吴江区癌症康复协会的会员,我始终坚信这份幸运源于三重守护:乐观如阳光的心态、家人如港湾的温暖,以及坚持了十余年的自行车骑行锻炼。即便前几日台风竹节草过境吴江,酷暑与风雨暂歇了车轮,昨日我便重新踏上熟悉的骑行路线。

今日下午的行程尤为特别——骑行9公里前往铜罗古镇,探访中国地热学科奠基人汪集旸院士的故居。这座隐于人民街东迎春桥堍的六进院落,像一部立体的家族史诗:每进三开间的木结构建筑层层递进,第二进起挑高的二层楼阁在阳光下投下斑驳光影。特别的是,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横贯人民街,形成独特的"街贯宅院"格局。

 

 

走进第一进书屋,仿佛仍能听见少年汪集旸翻动书页的沙沙声。这位1935年出生于此的科学家,后来成为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领军人物。在院士生平展区,我驻足于他1970年代,在广东丰顺主持建成中国第一座地热发电站的珍贵照片前——这项突破比国际同类技术仅晚数年。第二进展厅详述了他提出的"地热系统"理论,这项创新性研究为我国干热岩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进则展示了他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带领团队在西藏羊八井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地热电站的壮举。当看到他晚年仍坚持在雄安新区地热规划项目一线的工作照时,我不禁眼眶发热:这位从江南水乡走出的科学家,用毕生心血诠释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深意。离开前,我特意在院士祖居的天井处拍照留念。斑驳砖墙上爬满的紫藤,恰似他跨越世纪的科学精神依然生机勃勃。

 

 

 

    随后骑行9公里至青云社区浔青路豆腐桥,探访上将钱国梁故居。这座"前朝后寝"的传统建筑,前排三间朝南平房门楣上挂着简朴的"钱国梁故居"木牌,后排三层小楼虽已褪去朱漆,却仍能窥见当年将星升起处的庄重。当指尖轻抚门框上岁月斑驳的水渍时,仿佛触碰到那段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

返程沿南浔至震泽公路骑行,晚风送来莲叶的清香。今日穿梭于科学巨匠与戎马将军的旧居之间,既感受到"上九天揽月"的智慧光芒,又触摸到"保家卫国"的铁血丹心——这或许就是骑行最美的馈赠:让生命在运动中持续遇见新的高度。

供   稿   滕咬二

https://mp.weixin.qq.com/s/PZrJR1Pyvca5FN4EM2chqQ?clicktag=bar_share&scene=294&clickpos=264&from_safari=0

   
            
发表于: 2025-8-25 09:55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删帖申请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小黑屋|手机版|吴江新闻网 ( 苏ICP备2022046825号 苏新网备2008040号 )

GMT+8, 2025-8-25 13:33 , Processed in 0.016399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东太湖论坛中发表的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东太湖论坛支持或反对此观点。
如果在论坛中有网民发表的不实内容,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本论坛并不承担相关的责任。
如果您认为情节严重,您可以向警方报案。我们按法定程序积极配合,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投诉电话: 在线投诉
电子邮箱:
点击 >> 删帖申请
苏公网安备 32050902100654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