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湖论坛

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申请删帖
查看: 918|回复: 8

路上的蛇与心里的棍,去太湖边的童年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3 16:15 来自- 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路上的蛇与心里的棍,去太湖边的童年路》

 

 

     小时候去太湖边的杨渎桥村姑婆家,一年总要去个两三回,多半是跟着大人走路去。

 

     路有多远?大人们不说里数,只说"要走二周"。后来才明白,这"周"是本地土话里"九"的意思,二周便是十八里路,足够磨红一双小脚。

 

      去姑婆家的路,像条缠绕在田野间的长绳。先穿过三里市陌路,青石板被踩得发亮,走完市陌路再走过前庄、后庄,田埂上的野草蹭着裤脚,桑地里的桑叶绿得淌油。

 

     过了遥台,能望见鱼种场的鱼塘,水面亮得像铺了层银箔。半路有座大凉亭,柱子上刻着模糊的字,供路人歇脚——我们常在这里喝着自带的凉水解渴,听亭里的老人讲些太湖的故事。

 

     再往前走,是片开阔的农场,田埂上插着红旗,穿绿军装的解放军叔叔正弯腰垦田,汗珠砸在新翻的田里面,溅起细小的浪花。大人们说,这是解放军的农场,种出的粮食要供应部队。

 

     穿过农场,便是一片齐腰高的黄豆地,豆荚饱满得快要炸开。有一回,路中间横卧着一条二尺多长的大青蛇,吐着信子,吓得我汗毛倒竖。同行的大人捡起泥块砸过去,一块、两块、三块,蛇终于"嗖"地钻进豆丛,我们才踮着脚快步通过,后背早被冷汗浸湿。这样的遭遇,后来还碰过两三回,每次都让人攥紧了拳头。

 

    如今再想起那些路,十八里的跋涉里,藏着田野的风、凉亭的歇脚,还有遇蛇时的惊悸。就像生活里,总有坦途,也总有不期而遇的"蛇"——那些让人防不胜防的嘲笑与恶意。所以走路要带根棍子,既能打草惊蛇,也能壮胆;过日子更得存份警惕,不主动惹事,也绝不能怕事。

 

     杨渎桥村的路早修成了水泥路,可那些关于跋涉与警惕的记忆,却像凉亭里的柱子,牢牢立在心里,提醒着我:路要一步步走,坎要一个个过,手里有"棍",心里才能踏实。

 

 

 

 

 

 

 

 

   
            
发表于: 2025-10-13 19:45 来自- 中国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10-13 19:49 来自- 中国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10-13 22:05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童年路
发表于: 2025-10-14 08:15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还有家里的大公鸡,专啄自家小孩,隔壁的黄狗靠近就叫
发表于: 2025-10-14 10:37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文化气息浓郁。走过这条童年路就是走过了一段历史。快结束的时候文中一句感慨,有画龙点睛之效。
发表于: 2025-10-14 13:30 来自- 中国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4 15:59 来自- 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岸明月 发表于 2025-10-14 10:37
图文并茂,文化气息浓郁。走过这条童年路就是走过了一段历史。快结束的时候文中一句感慨,有画龙点睛之效。 ...

发表于: 2025-10-15 11:11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侵权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0512-110 。 删帖申请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小黑屋|手机版|吴江新闻网 ( 苏ICP备2022046825号 苏新网备2008040号 )

GMT+8, 2025-10-22 03:41 , Processed in 0.020501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东太湖论坛中发表的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东太湖论坛支持或反对此观点。
如果在论坛中有网民发表的不实内容,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本论坛并不承担相关的责任。
如果您认为情节严重,您可以向警方报案。我们按法定程序积极配合,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投诉电话: 在线投诉
电子邮箱:
点击 >> 删帖申请
苏公网安备 32050902100654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